始 月湖
2018.10.11
人可能从三年级看过那本书开始,广义相对论就成了我心里的一座山,吸引了我的全部目光,十年。
或者说,遮住了我的全部视野。
后来的十年,可能我都在爬那座山,目光再也没能离开它。
人在爬山时是浑然不觉的,甚至还会有一种反复自我强化的、莫名其妙的满足感,好像自己的确踩下了什么深沉的脚印一样。
可能只有当终于站在自己心里设定的那个小山包的高度以后,才终于能看到周围有什么
才终于能看到,自己曾经错过了什么。
直到快要二十的年纪,用了半个学期和整个暑假的熬夜,与两年来着实无谓的荒诞,换来了关于张量的知识,换来了关于流形的知识,换来了关于微分几何的知识,换来了关于纤维丛的知识,终于算是真的学了爱因斯坦那个描述了时空和物质能动的场方程,和那套规范场的理论。
当看懂那个简简单单、心心念念、在无聊时候的草稿纸边角写了六七年的方程
我曾经以为我会感觉终于站在了宇宙之巅
我也确实感觉到了
我曾经以为我会同时感到对面前更大的未知的敬畏
我也确实感觉到了
我还以为我会感觉到无上的快乐,和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荣光
有吗,
可能有吧。
回头看看,身后是无数的闲笔,无尽的蹉跎,为了追求理学专业的深度而荒废了工科专业算功的数学,为了心里的自我催眠而错过的大把时光,为了追求那么一点能在大学学习物理的机会而放弃的文科的兴趣,为了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自卑而扔掉的无数可能性,还有那样事情
我是踩着它们爬上来的。
它们在我的身后被碾成了灰尘,散扬在浑浊的空气里,反射着微弱的太阳光
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全都知道
可我都没有看过它们一眼。
直到站在了那个山顶上,我仿佛才十年来第一次拿回了我的目光。
有人说登山者站在山顶失去方向的瞬间是最迷茫的瞬间
我怎么觉得那才是最清醒的时候。
“理想的太阳终于冲破了高山阴影的封锁,独行者留下的脚印蔓延成了鉴定与勇气的大道,天使吟唱着登山人从心底信仰的赞歌:
“We go about our daily lives understanding almost nothing of the world.
“We give little thought
“to the machinery that generates the sunlight that makes life possible,
“to the gravity that glues us to an earth that would otherwise send us spinning off in to space,
“or to the atoms of which we are made
“and on whose stability we fundamentally depend.
“Few of us spend much time wondering
“why nature is the way it is,
“where the cosmos came from,
“or whether it was always here;
“if time will one day flow backward and effects precede causes,
“or whether there are ultimate limits to what humans can know;
“what is the smallest piece of matter,
“why do we remember the past and not the future,
“and why there is a universe.”
真的是这样吗。
我知道不是的。
太阳哪会为了这么个小小的山包跳跃
你那浅显的脚印很快就会被尘世的风沙掩埋
至于那一段写在《时间简史》序言中的英文,你甚至没有资格去分享它所代表的勇气与智慧。
终于能望向其他的方向了吧
于是去听了博弈论,这个高二那年元旦联欢时候第一次从一本科学世界上看到的名词
去听了宪法原理,这片从一位学法好友的缜密言谈处才发现的新世界
去听了文艺复兴,这篇奥斯曼的哥特与威尼斯的拜占庭交融的故事
去听了中世纪史,这段向来感兴趣却从未能了解的时代
去听了美学基础,这块误打误撞以为是艺术结果却是逻辑学分支的园子
去听了大国领袖,这位同学们口中赞不绝口的老师的讲课艺术
…… ……
算是圆了当初对大学的第二个梦想,能够自在地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就像导师说我,是一个执着于knowledge的人
甚至有些执拗,有些倔吧。
即使错过了一年,但看起来幸而还有一年能听这些课吧,听起来还不错吧。
可是有些终于还是没有机会
于是你导师让你读的论文算什么呢?于是你深夜整理的笔记算什么呢?
就像听说了以后,为了曾经的那一句话专门赶过去看的那场展
就在你盯着那根悬着木槌的绳子的时候
铃响了
“亲爱的游客朋友,展览结束了。”